社會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是當前多個國家都正在面臨的問題,而日本社會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則尤為明顯。
就在近年,日本似乎找到了一個解決他們本國老齡化問題的新辦法:那就是將本國的一批老年人,陸續遷移到國外來養老。
一個名叫做“康養集團”中國企業,似乎從中發現了商機,和日本的厚生省達成協議,準備陸續遷入50萬日本老年人,到山東省來養老。
然而,康養集團此舉在國內引發了爭議,有網友不禁質疑:如果從歷史和民族情感的角度考慮,將日本老人遷入中國養老是否合適?
但是,面對著諸多質疑的聲音,康養集團的回應更是點燃了廣大網友們的怒火。那么,康養集團是如何回應此事的?將日本老人遷入中國養老的舉措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
今天,本期節目為您講述:國際養老背后的一些“生意經”。
在山東康養集團推出的《日本老人旅居項目》中,他們這樣介紹了自己的業務發展計劃及目的:
花三年時間,陸續遷入50萬日本老人到中國山東省養老。并將中國的養護職業工作者送往日本培訓,回國后更好地為日本老人服務,同時吸收日本方面的養老經驗,助力國內的養老業發展。
在這份項目計劃書里,尤為顯眼的是該計劃標榜為“國家級的中日合作項目”,并經過日本厚生省認證,以至于有人因此猜測:該項目背后是不是真的有中日官方之間的養老合作?
關于眾人的疑惑,已經有專家做出了相關解釋:推動這項日本老人旅居項目的除了康養集團外,還有一個名叫做“健康中國研究中心”的非盈利性科研機構,也是中國健康第三方智庫研究與評價機構,按照企業化經營,盈虧自負。
也就是說:這項所謂“國家級的中日合作項目”,實際上并不存在中國官方的背書。
而在日本方面,則有一家名叫“日本銀色時代株式會社”的公司參與其中,該家公司的董事名叫帝井少輔。實際上,帝井少輔原來是中國人,遠赴日本留學后,他取得了日本國籍,并注冊5000萬日元,開了這家以護理設施運營和護理人才培養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并在日本厚生省的官方背書下,與中國的療養企業合作。
一個放棄中國國籍的日本人,在日本政府厚生省的支持下,與中國的養老企業達成合作:計劃向中國遷入50萬日本居民來養老。如果從民族情感的角度來思考,難免會懷疑有人在此舉中動機不純。
但是,如果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跨國養老在今天的國際市場上已經屢見不鮮:為了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養老問題,日本厚生省為此建立了專門的海外養老談判機構,與亞洲的多個國家達成合作,計劃將國內的部分老人遷往國外養老。
在這些與日本達成養老合作計劃的亞洲國家中,東南亞諸國占據著絕大部分,東南亞各國的政府也對日本的老年人移民安置計劃表示支持——譬如在泰國,只要日本公民年滿50歲,存款達到80萬元泰銖,就可以申請泰國的“退休簽證”,每年可在泰國生活超過300天。
此外,泰國還推出了諸多的福利政策和服務,有專門的接待機構來照顧這些日本老人,部分工作人員也會被送往日本,接受療養和語言方面的培訓。
而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根據自身的國情,推出了不同關于日本老人移居海外的待遇。
但實際上,這些東南亞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樣經歷過日本殖民者的侵略。他們并非真的心甘情愿地想要邀請日本老人,到自己的國內居住,而是為了賺取日本老人移民的外匯。
對于這些經濟相對而言較不發達的東南亞諸國來說,以海外養老為代表的跨國服務業,每年都可以為政府和本國國民帶來不菲的收入。
那么,這種發展海外服務業,為本國賺取外匯的盈利模式,在中國是否可行呢?
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有利無弊的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我們來說有利的一方面:可以肯定的是,這50萬日本老年人移民來到中國后,會給中國帶來一部分外匯收入。如果他們長期定居在本地,進行日常的消費,也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此外,日本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較早,國內的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如果國內的療養人員遠赴日本學習養老經驗,也可以反哺中國養老事業的發展,為未來應對老齡化問題積累經驗。
但是,相比那些靠發展海外服務業賺取外匯的東南亞國家,我國在國情上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的工業基礎相對雄厚,可以靠出口商品、海外投資等多種途徑賺取外匯,而不僅僅是靠發展服務業這一種方式。
同時,我國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養老問題:截至2020年11月1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2.6億,占據全國人口的18.70%。如果任憑市場開放海外養老服務業,那么本國的養老行業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資源分配的壓力。
即便是后續該公司將這些50萬日本老年人用3年的時間遷入中國,后面也將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社會難題:譬如簽證問題,語言問題、安置問題和善后問題等等。屆時,安置這些日本老年人的城市將不得不劃分出一個專門供日本老年人的居住區,來更有效率地處理這些事務。
但是,這里畢竟是中國的土地。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不能僅僅從念“生意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在上個世紀,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重重暴行,嚴重破壞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情感。時至今日,仍然有部分日本右翼分子對他們的種種罪惡行徑矢口否認,就人們的民族情感而言,這是絕不可接受的,更何況是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劃分出一塊區域,來供日本的老年人移民居住。
在這份日本老年人移民項目中,我們很難排除有這樣的可能:那就是在后續抵達中國定居的50萬日本老年日本移民中,有部分日本移民可能是上世紀侵華日軍的親屬,甚至就是他們本人。如果沒有審核的把關,他們這群人真的來到了中國,難道真的就讓我們的國民,在我們的土地上為他們養老送終?
倘若我們再熟悉山東當地的歷史,我們就更難從民族情感上認同康養集團推動日本老年人來華養老的做法:1895年,日本在山東進攻威海衛,致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這標志著中國近代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
而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殖民者手中奪取青島,從此形成多年獨霸中國的局面。1919年凡爾賽會議期間,日本更是蠻橫無理地拒絕歸還山東青島,我國近代史上的“五四”愛國運動因此爆發。
1927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武力推翻北洋的腐朽統治。在國民革命軍轉戰至山東濟南時,日軍為阻止國民政府統一,于1928年制造濟南慘案,致使中國6123名平民死亡,數千人受傷。
山東省在近代百年的歷史中,見證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屠殺、奴役、壓迫和凌辱。這是為何有不少山東本地的網友,都激烈反對康養集團的日本老年移民項目。而沾染著人民斑斑血淚的山東省,何嘗不是中國近代抗日歷史的一個縮影?
因此,從民族歷史的角度來考慮,有網友強烈反對康養集團的日本老年移民項目,是在情理之內。作為一家公司,經營者應當不僅僅只考慮市場效益,也需要思考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那么,面對著網上的種種質疑之聲,山東康養集團是如何回復的?
在他們的新浪微博媒體賬號上,他們自稱為自己是“知法守法熱愛祖國”的小公司,并且將質疑他們的中國網友,統稱為“暴民”。
如此傲慢無禮的回復,更是點燃了廣大網民心中的怒火:在山東康養集團的眼中,50萬日本老年移民是他們如同上帝般的顧客,需要吃好喝好伺候好。而面對質疑自己的同胞和國人,他們竟然稱之為“暴民”。
如果連自己的同胞都不愛,那么他們“愛”的究竟是什么國?——一家公司唯利是圖,不顧社會責任的丑惡嘴臉被山東康養集團自己的微博表現得惟妙惟肖。
在談完家國之情后,我們再來看看法律——山東康養集團自稱是“知法守法”的公司,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經過“補壹刀”等互聯網企業數據平臺的調查,人們發現,背后推動日本老年移民來華項目的“健康中國研究中心”,連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都沒有,官方網站上的研究動態,至少已經有8個月沒有更新。這讓人不禁為山東康養集團和他推動的養老項目是否合法,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關于山東康養集團的公司業務是否合法,這還需要相關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做出權威性的解釋。如果這家公司經過調查后,業務被確定為不合乎相關法律,那么山東康養集團口中所謂的“暴民”,反而為國家做了一件懲惡揚善的好事。
目前,山東康養集團公司的微博賬號已經將相關的爭議性言論刪除,關于這家公司的調查也正在進行中。這起事件,也給市場上的廣大公司提了個醒:做生意,不僅僅只能從市場角度考慮利益,更需要兼顧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無論我們在做什么事,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